2023-11-16 14:24作者:心靈健身房
在孩子能言善辯之后,我們或許會發現,他們在各種情境下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擁抱。無論是撒嬌、高冷還是發脾氣,那句“媽媽,抱抱我!”似乎總是位居第二,卻是無人敢爭搶的表達方式。為什么孩子如此需要擁抱呢?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哈洛通過一系列實驗揭示了人類和動物都存在皮膚饑餓的問題。嬰幼兒尤為明顯,渴望大人的摟抱成為他們天生的需求。消除皮膚饑餓最好的“食物”,就是爸爸媽媽的親吻、撫摩、擁抱,這些肌膚之親滿足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肢體語言比言語更具力量。美國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的研究顯示,人際溝通中,93%通過非語言溝通進行,肢體語言在其中占據了55%的重要比例。因此,擁抱成為表達愛和關懷的有效方式,傳遞著深深的情感,比千言萬語更為真摯。
擁抱能夠迅速安撫孩子的情緒,是化解沖突、建立親子關系的秘密武器。嬰兒心理學家指出,母嬰之間通過胸對胸接觸建立的親密聯系,能夠平靜寶寶的心情,給予最佳的撫慰。即便是大一些的孩子,沖突發生時的擁抱也能迅速傳遞關注、安慰、理解和原諒,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被父母擁抱。這種肌膚之親不僅不會使男孩變“娘”,反而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性別認同。特別是對于女寶寶,父親的擁抱開啟了安全感的閥門,讓她們在父愛中感受到自信和愛意。
無論孩子是在撒嬌、高冷還是發脾氣,他們表達的需求都是一樣的——擁抱。擁抱不僅滿足了他們的生理需求,更深刻地傳遞了愛和關懷。因此,給孩子更多的擁抱,或許會發現,他們在成長中更加堅定、自信,因為他們知道,有父母的擁抱,就有無盡的愛和溫暖。